看漫画 首页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一世《一枝春欲放》第一章 从头再来 家庭图谱

作者:荷叶未老 字数:4772 更新:2025-01-13 15:39:37

  乡村的清晨,被偶尔间或的犬呔、鸡鸣衬托的更加静谧异常。

  一个女子清脆的声音:“老公!你看这个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说胸前有红痣的人,是怕忘了前世的爱人,在喝孟婆汤时,特意留下的记号呢!你我胸前都有红痣,是不是很巧?”

  一个低沉浑厚的男声:“这说明前世、今生、来世你都是我的。”

  “嘻嘻,臭美!”

  恍惚间,

  另一个清朗深情的男声:“眉眉,许我一世!可好?”

  姝眉再一次从梦中惊醒,梦里人总是只闻其声,不见其面。

  穿来这个异世已经三年,当时两岁小儿的高烧,让前世的记忆出现断片。

  尤其是那些情感记忆,只会极其模糊不清的出现在梦里。

  好在这一世的父母亲人都很好,使她毫无违和的亲近并血脉相依。

  一些成年人的智商情商也还在,至于忘了的失去的……

  想到这儿,5岁小萝莉挑挑眉: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

  人生难得从头再来,唯有更加珍之惜之。

  话说穿越要拼人品的,看来姝眉人品还行,没穿成乞丐奴仆,家境尚可整体和睦。

  姝眉表示虽然穿越使很多生活质量大大倒退,但这都可以忍。

  周家祖上正宗泥腿子出身,从军打仗起家,却知读书为上品。

  传家训于子孙:咱家虽不是书香门第,也要做成读书家庭。

  传至姝眉太爷那代这支己经基本弃武。

  太爷只有一子就是姝眉祖父,从科举只做到七品,因连续守太爷夫妻孝辞官守制,又因性情耿直不太适应官场,便未再出仕,在老家做个富贵田舍翁。

  倒是姝眉大伯本想走科举,却在外敌入侵之时,热血少年背着父母投笔从戎。

  可能因为祖上基因强大,硬是让他打出了一番名堂。

  现已官至四品,被调至全国第二大城市上都做防守卫。

  姝眉亲爹行三,和大伯年纪相差很多。

  他兄弟间曾连续夭折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多因如此,姝眉大伯的不告而别才没被长辈重责。

  也因如此,姝眉老爹虽读书最好,年少中举,却一直守在家中。

  因为姝眉祖母被长子远离,在战场搏命,又连失两个孩子吓坏了,再也不肯放当时身边唯一的孩子远离。

  姝眉老叔是她祖母的老来子,还是个有点不着调的青少年。

  故姝眉老爹守在父母身边尽孝,没有继续科举之路。

  只在不远的县城谋了清闲差使。

  孝敬父母,敬爱妻子,疼爱儿女,均不耽误。

  这个架空的时代,对女子虽不像明清时那么苛刻到变态,可也远远不及现代自由。

  好在姝眉老爹格外开明,周家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规矩也不是那么严苛。

  使得姝眉没有太严重的‘水土不服’。

  周家太爷这支子嗣不丰,祖父有三个儿子,已经比前几代强多了。

  大伯因从军成婚晚,倒是机缘巧合,好命娶了个大家闺秀,知书达礼还很有长嫂风范。

  可惜大伯母连生三女后至今无子。

  姝眉老娘肚子倒是争气,连生两子,生了姝眉后又生一子。

  而姝眉虽是女孩,可因祖父母那三个大孙女没怎么在他们身边,加上身边已有三个孙子,只有这一个白嫩乖巧的小囡囡,二老稀罕的不行,受宠程度不次于长孙。

  作为长孙的大哥周霖现11岁,读书随老爹,极有天赋。

  去年由祖父做主,被至今无子的大伯接去京城。

  明面上是为了他有更好的求学环境,其实有到大伯四十再无子就过继之意。

  为此贤良淑德、温柔娇弱的姝眉老娘没少偷偷掉眼泪,背地和姝眉老爹闹。

  纯孝又爱妻的老姝眉爹,没少温柔小意安抚讨好,常常焦头烂额、两头受热。

  大哥被接走时,姝眉虽穿过来不久,可前世最盼有个哥哥,这世一下来了两个,简直不要太开心!

  尤其这个小小年纪,便有一身书卷气的翩翩小少年,对自己灰常灰常疼爱,比有些调皮的熊孩子二哥可耐多了。

  怎么能忍看哥哥飞走一个,亲哥变堂哥肿么行?!

  虽然新瓶装老酒,可能因瓶子太小,行为不知不觉幼稚化。

  为了留住大哥,小名眉眉的女主就差打滚放泼了。

  在祖母为了安抚,守着她睡觉时,姝眉假装梦魇,边哭边说梦话:不要!我不要大哥走!

  把个祖母心疼的不行。

  周家祖传怕媳妇。

  远的不说,就姝眉的祖父、大伯、老爹,除了还没娶亲的小叔,有一个算一个,统统只守着媳妇一个。

  否则在这个三妻四妾合法化的万恶旧社会,周家祖祖辈辈就不会没有妾生庶出了。

  不过据人小鬼大的眉眉观察分析,祖父大伯的怕多因敬重,老爹则更因疼惜。

  于是被心爱的孙女哭的心肝俱疼的祖母,对着作为罪魁祸首的祖父怒了。

  于是祖父怂了:长孙此去,只谈求学不说过继。

  又哄眉眉,等她大些,就带她上京看大哥、堂姐、大伯、伯娘,各种许愿。

  周霖在一家人的不舍和泪眼下,跟着大伯离家远行。

  ………………

  晨曦载曜,西房窗外小花圃里,各种不知名的小花泼辣又静谧的开着。

  高大的香椿树正长满深色新芽,两畦韭菜钻出嫩绿的细叶。

  东房厨房里三夫人王氏,已经带着常家的和丫头麦香准备一家人的早饭,忙完就去伺候婆母。

  一会儿麦香过来招呼姝眉起床。

  姝眉早就坚持自己穿衣,只让麦香帮她梳了个可爱的包包头。

  镜里的小萝莉粉团小脸上眉目如画,

  尤其那双水汪汪黑亮亮的杏眼,酷似亲娘王氏,

  饱满红润的唇型,秀挺的琼鼻又极像老爹周三爷。

  姝眉如此集三爷夫妻双方长相之精华,不怪周三爷喜爱的无可无不可。

  这多兄弟姐妹中,只有目前最小的周霁相貌和她才有一拼。

  据祖母赵老太太说,三位堂姐的外貌大都随了大伯母,有南方女子的白皙小巧娟秀。

  偏偏眼睛都随了周家男人特有的小单眼皮。

  语间多遗憾。

  据说深受大伯父母娇宠的三堂姐还因此多抱怨,还说幸亏肤色没随大伯父的偏深。

  而三爷这边,除了二少爷周霆黑些,别人都是幸运白。

  收拾停当,王氏也从婆母处回来,一家人一起吃早饭。

  不比晚上和祖父母一起用餐的食不言,三房一家人通常边吃边小有交流。

  吃完饭,王氏伺候夫君周三爷,去不远处的县城当差,然后再去伺候婆母和处理家务。

  老二周霆等会儿就上族学。

  只剩姝眉,或是哄小名老疙瘩的黏人小弟周霁,

  或是去祖父前面书房学些三字经,

  或是在祖母或娘亲跟前承欢。

  周家祖屋是个五进的大院子。

  第一进,除了墙角有个小门房,进正门就转过一个大影壁,中间过堂,东正房会客处,西正房是大书房。

  两边都有厢房。

  庭院只有几棵经年梧桐亭亭如盖,茎粗需两人合抱。

  有一超大鱼缸零星飘着几片睡莲叶,水里隐着几尾锦鲤。

  除外只略略点缀了几株花草,几分雅致的小院,明显不同于一般庄户人家。

  第二进,东正房是祖父母起居室。西正房是祖父小书房,这里比第一进明显风格有变。

  高墙边几棵枣树香椿,靠窗有好几丛长势良好,果实累累的樱桃,剩下大片种着规整整齐的一畦畦的各种蔬菜。

  西边有口井,井边有锤衣石。

  几棵树间拉着绳子,晾着不少衣服。

  这完全是赵老太太的风格。

  话说周老太爷,作为一家之主,却不能主宰此院风格,也是有渊源滴。

  赵老太太的娘家,是几十里外一富户,她虽识字不多,却本性精明能干。

  又因她父亲去的早,为了护住弱母幼弟,她的性情更多了几分泼辣。

  这个时代有这种本领的姑娘,不止不抢手那么轻松。

  这样的名声一出,婚姻本成难题。

  谁知周家太爷正发愁自己的独子读书虽好,性情却过于良善耿直,还有些不通俗物。

  当他听闻赵家女之名,几番打听,知其本性极好、明理能干,正好适合姝眉祖父这款。

  于是乎良缘既成,夫妻格局也定。

  夫妻果然相得益彰。

  再加上在开枝散叶、子孙争气这方面,尤其让太爷夫妇死也瞑目。

  故在周老太爷夫妇相继去世后,这个家隐形的一家之主,其实是精明能干、略带强势的老夫人赵氏。

  赵老太太因故未能由自己挑选长媳,三儿媳就必须要亲自决定了。

  最后选了近得几乎对门的王家为亲家。

  一则王氏曾经是她手帕交的女儿,乖巧听话知根知底,

  二则亲家王家是出了名的出贤惠媳妇。

  赵老太太不知,她三儿子在未定亲前,因乡下男女大防不很严重,偶然见过王氏的。

  对这个温柔娇俏、文静袅娜、不似北方乡下丫头的女孩子,心里就已经很有点意思了,基于礼法和修养没敢表露而已。

  那知天从人愿,三爷简直惊喜欲狂。

  于是乎又成就了一对良缘。

  只是在这个时代,在赵氏这样重规矩的婆母手下讨生活,王氏虽不至于被苛待,但也肯定不很轻松。

  饶是赵老太太对姝眉很好,但是看到娘亲王氏,每天在祖母面前,虽不至于战战兢兢,但也是小心翼翼辛苦的服侍。

  尤其在全家一起吃饭时,娘亲不仅不能上桌一起吃,还得伺候婆母。

  等大家都吃完饭,她才能吃剩下的。

  这让曾经生活在现代,男女平等理念根深蒂固的姝眉很是不舒服。

  她曾私下含蓄的为娘亲呼不平。

  当时王氏爱怜的摸着她的头,细语温柔:“别说这本是孝道,就冲你祖母生了你爹爹,(此处语气更添柔情)我也该好好孝顺她。只要你爹知道我的辛苦、我的好,我就知足。”

  姝眉想到那个性情几乎和祖父一样耿直的老爹,在祖母面前不显山不露水,一转身就对娘亲体贴入微。

  不仅经常偷偷给娘亲留好吃的,还用少的可怜的零花钱,给娘亲买女子喜欢之物。

  因此姝眉心中暗竖大拇指:原来娘亲不仅是个以柔克刚的御夫高手,还深谙婆媳相处之道。

  要想处理好婆媳关系,从来都需先处理好夫妻关系。

  否则你要么成为刘兰芝、唐婉一样的牺牲品,

  要么就会成为真的闲妻凉母,婆母的仆妇,男人的管家婆,家庭的一种摆设。

  第三进是留给大伯一家的,虽在姝眉出生后,还没见大伯以外的其他人回来过,但一直也被能干的祖母打理的跟自己的院子差不多。

  第四进才是姝眉所在三房的。

  小院风格雅致温馨,是三爷和三夫人的共同作品。

  东正房是三爷夫妻起居室,里面隔一小间,住着才三岁的老疙瘩。

  因他太小,为照顾方便还没和父母分房。

  西正房住的就是周家大排行四的姝眉,原是她两个哥哥住的。

  等妹妹大到能分房时,这哥俩异口同声的去住厢房,这里要给妹妹住。

  且不说长辈们本就偏心姝眉,就冲这份兄友弟恭也得成全了。

  第五进是四爷的,因他现在还没成家,一直没住,而是暂时在第二进和父母住一起。

  第五进据后门还有很长一段,前面密密盖了几排厢房住着仆人。

  中间也有一口井,旁边有一块超大的槌衣石,院里还有一个大石碾子。

  周家不是显赫之家,再加上老太爷致仕在乡下,除了几个长工,卖身的仆人不多。

  有身契的主要两家,第一家家主孙贵,赶车喂马干些杂活。

  他媳妇孙家的干些洗涮缝补的家务。

  孙家两个闺女,杏黄跟着老太太,麦香跟着三夫人王氏。

  另一家姓常,男人常遇青自小跟着周老爷子识字会算账。

  周老太爷做官时,他作外管家。

  现在主要负责收地租管账一些外事。

  常家的原是赵老太太身边的贴身丫头,前几年得病没了,好在两个儿子都已成家。

  老大常欢一家跟着大爷去了外任。

  老二常乐跟着三爷,常乐家的主要掌厨,独子常世安作为书童跟着大少爷周霖去了上都。

  有两个小厮,一个周来,跟着老太爷,一个周往,跟着四爷。

  还有一个特殊的看门人周大顺。

  他是大爷周纪春送来的,一起打过仗的退伍老兵,伤了一只眼睛不好谋生,没有家人无处安身。

  因为和大爷同上过战场,又是同姓。

  加上周大顺有几分本事,品行也很信得过,因此周家多了个“门神”。

  周大顺也有了个安身之处,一举两得。

  离后门最近的地方有马棚、猪圈、鸡窝、仓房。

  后门有宽近四米带顶的长长门洞,里面放车辆和杂物。

  出了后门还有属于周家的一个大菜园。

  一开始这个五进的大院,可是让现代蜗居的姝眉差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

友情链接: 奇幻小说 | 玄幻小说 | 163AI工具箱 | 爽文一站 | 漆漆漫画 | pc办公网 | nice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