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莘和褚方云仍未开口,萧霁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道,“二位嫂嫂,从前,是朕...”
王莘见萧霁实在尴尬,嘴里的“朕”字可一个没落,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微笑道,“陛下心中有怨是正常的,只是您想要北宫的支持,我北宫可以得到什么?”
萧霁见王莘不拐弯抹角快人快语,面上一喜,强压下嘴角笑意,转头道,“若朕能得北宫助力,摆脱如今困境,朕许王谧辅国公之位,并允褚氏全族迁入建康。”
王谧若能以及冠之年得国公之位,确实是个不小的诱惑,况且褚氏筹谋多年,目的之一也就是为了能够列入建康世家名册。
自前朝开了只从世家名册中选仕这个坏头起,后世多多少少受了影响,选官也大多从名册之中所载世家大族选取。
而褚氏出自清河,在当地也算大族,只是比起建康中的世家,在威望和名声上到底差了些底蕴。
因而褚氏后辈子弟入朝为官的路途也比旁人更艰难,好不容易有个褚方云成了皇后,却还没来得及享受身为后族带来的荫庇。
所以,萧霁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丰厚,只是这饼画的大,却让人一时难以下咽。
饶是褚方云听了那样的条件,也不免心意大动,那可是无上的权势啊!
只是王莘却挑了挑眉道,“陛下也不必急于施恩王、褚氏两族,吾倒是好奇陛下准备如何对付奸臣?”
萧霁沉吟片刻道,“如今杳玄盘踞寿春,萧策又一手遮天,朕想,攘外必先安内,先料理了萧策,杳玄那边,可以徐徐图之。”
想得倒是美。
若是朝廷没了萧策,一时没有替代之人,杳玄很快就会兵临城下,这又会是一场生灵涂炭。
王莘遥观萧霁神色,实在与这名字不大相符,那双眼眸之中充满恨意和复仇的火焰。
被压抑久了的人,必然会生出反抗之心,萧策不会不明白这一点,但他就在一步步试探着萧霁和杳玄的底线。
杳玄心里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在平衡的两端反复摇摆拉扯,犹如一根线的两端,一旦有人用力过猛,就会绷断。
王莘在萧策提出求娶时的同一时刻,她就意识到这场平衡最终会由自己打破。
一旦萧策和王氏绑上一艘船,萧霁、杳玄必定有所动作。
那么,就把萧霁彻底推上明面,在萧策和杳玄对立之中,作为第三方角逐者,重新洗牌。
王莘状似明白,点头道,“原来如此。”
萧霁忙补充道,“当年哀帝就是死在萧策手上,甚至先恭帝也是!朕也是为南景江山着想,现在的南景经不起折腾了,所以,萧策必要除之!”
褚方云闻言愕然看向王莘,寻求那句话的真实性,就连萧豫也是“死”在他手上么?
王莘不可置闻点了点头,看来萧霁还不知道萧豫还未身死呢。
要是他知道这江山正统还在,还会不会这么急着除萧策而后快呢?
萧霁以为王莘听了这话会义愤填膺的为萧临申冤,只是王莘仍是面色淡淡,仿佛说的是与她无关的人事一般。
还不如褚方云的反应强烈。
这萧策明明是王莘的杀夫仇人,怎么王莘一点恨意也无?
他要是知道,王莘外壳看似是这世家大族娇养出的小小女郎,内里实在是住了个离经叛道的灵魂,不知会有多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