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间了,快点给我!”
“老汪,你的看完了没,该轮到我的!”
“别抢,等我看完!”
“靠,你不是已经看了二十来分钟了吗?”
“对啊,这是我的第二遍!”
苏辰来到学校,放进班级,就看到整个班级没有了往常的学习氛围,有点乱哄哄的样子。
要知道,现在已经是离高考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所有人都应该努力的学习才对,但是大伙儿现在都在抢着看……看报纸?
“咦,苏辰,要不要过来一起看”苏辰有点疑惑的坐到了位置上,旁边的胡勇就招呼他说。
苏辰问道:“看什么?”
胡勇将报纸挪了挪,头也没抬的说道:“小说啊!就是昨天在《沪江日报》上登的那个《波西米亚丑闻》,昨天只是讲了一半,结果就没了。玛的,害我昨晚差点没睡着。”
“今天我早上来学校,正好顺手买了一份,幸亏我抢的比较快,差一点就没抢到。”
啥?《波西米亚丑闻》
苏辰一愣,他没想到胡勇说得居然是他写的小说,在学校都这么流行了?
胡勇见苏辰没有回应,于是再次说得:“你还没看吗?真的很好看的,趁现在老师还没来。一起看吧。要不你等会也行,我也快看完了,待会给你。”
“给我!”前桌的同学一听到胡勇的话,立刻快速转头,用哀怨的眼神看着胡勇,说道:“勇哥,刚刚说好的,你看完就给我看的,不能赖账啊!”
胡勇皱了皱眉,不太确定的说道:“靠,我刚有说这句话吗?你是不是忽悠我?”
“怎么可能?你真的说看完就给我的!”
“算了,我已经看过了。”苏辰摆摆手,放下了书包坐了下来。
胡勇头也没抬,就发出了狐疑的声音,“看过了?”
“对啊!”苏辰随口回答说。
这小说就是他写的,他能没看过吗?
不过他还是有点低估了《狄仁杰探案集》的影响力,没想到只是刚刚发表了其中一部的一半,就已经有这样的效果。
……
中午的时候,刘通的电话又准时打来。
“小辰哥,大麦大麦啊!”
电话中,刘通喜滋滋的说道:“今天的《沪江日报》一早上就卖完了,现在整个报社都快忙疯了,都在准备明天加印的事情,到处在沟通备料加班的事情。”
加印?
苏辰不解的问道:“加印什么?”
刘通解释道:“由于昨天、今天的《沪江日报》,都是越来越早时间的销售一空,很多报刊亭都埋怨完全不够卖,打电话道报社各种投诉。刚刚开会决定,明天开始《沪江日报》报纸,整体加印10%。”
“小辰哥,这可是我们报纸近五年来第一次加印啊。”
刘通现在的心情十分的愉悦。
今天一早来报社,就感受到了上班的快乐。
从报社的办公楼附近开始,就陆续的有人和他打招呼,待遇和之前明显的不同。
就连今天的报社会议,原本他是没有资格去参加的,但是社长还是特意叫他去参会了,还请他发表了意见。
苏辰笑了笑说道:“所以呢,这次你是不是成功了?”
刘通忙不迭的点头称赞道:“是啊,都是小辰哥小说厉害。”
“嗯,成功了是不是要庆祝下?”
“可以啊!”
“嗯,我刚放学,午饭还没有,咱们蓝晨咖啡见吧,就按照咱们第一次见面的标准就行,不要破费!”
刘通:“我……”
不过他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听到手机嘟嘟的声音,苏辰已经挂掉电话。
刘通感觉自己又被坑了。
……
沪江二中,晚上放学的时候,苏辰和胡勇走在出校门的路上。
班上一个同学对胡勇说道:“勇哥,你这份报纸我晚上带回家去看了。”
胡勇大手一挥,道:“行,没问题。”
“对了,记得看完带回来,我准备把这连载《狄仁杰探案集》的报纸都给收藏了!”
胡勇想起一件事来,赶紧大声的叮嘱,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他才对喃喃自语道:“也不知道明天有没有了。”
“放心,明天还有!”苏辰正顺口回道。
“是吗?”胡勇不知道苏辰为何如此自信。
“相信我,肯定有的!”苏辰回道。
“好,我信!”
胡勇眼睛眨了眨看着苏辰,有点自言自语道:“不对啊,为啥你说明天肯定会有,我就觉得你说的肯定是对的呢?”
“对了,我忽然想起来,报纸上连载的推理小说作者的名字,也叫苏辰,和你是一个名字的啊。”
“是吗?好巧啊!”
“对呀,好巧的。不过,只是和你同名同姓而已。要真是你写的就好了,那岂不是可以提前看了!”
苏辰看着胡勇,眨了眨眼道:“胖子,要是我告诉你,这部小说真的是我写的,你会相信吗?”
胡勇白了苏辰一眼,道:“信……信你才怪了!”
“不信就算了,反正我告诉你了呀!”苏辰摊摊手道,刚好到了他和胡勇分开路口,他挥挥手就转头离开了。
“苏辰你最近特么的特别奇怪,感觉像是变了一个人。”胡勇看着苏辰消失的背影,忽然觉得苏辰刚刚说的话,也许是真的。
其实,不仅是胡勇念叨着明天会不会继续连载《狄仁杰探案集》,就连网上也在热议。
“兄弟们,你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为啥早上和晚上的时候,我坐在地铁上,发现大伙儿都是人手一份报纸,咱们这些年轻人,什么什么时候这开始热爱看报纸了吗?”
“哈哈,这你就落伍了吧,他们看的不是时事政治,而是小说。”
“小说,对,就是昨天开始在《沪江日报》上发表的小说,我也是听别人说的,昨天一看,哇塞,还真的是惊艳道我了。”
“可不是嘛?之前的日报在报刊亭都是无人问津,现在都成了抢手货,很多都是去玩了还抢不到。”
“对了,今天的那个《波西米亚丑闻》就结束了,不知道明天有没有?”
“肯定有了?你想想看,这部小说的标题是啥?是《狄仁杰探案集》,既然是一个集合,就肯定有第二、第三部短篇小说出来的。”
“是吗?那我明天继续期待中!”
“不仅仅要期待,更是要付出实际行动,明天早上你肯定买不到《沪江日报》!”
……
第二天一早,《狄仁杰探案集》中的《红发会》如约而至,出现在《沪江日报》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