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7章 大黄鱼

作者:血蝠 字数:3422 更新:2025-02-10 11:31:44

  大哥还要忙活,相伟荣这就走,没打算留下吃饭。

  走之前要了个食堂里原本装面粉的结实棉布袋,往自行车三角档上头的邮政褡袋里一塞。

  褡袋半新不旧,不知道车队里谁问邮电局要来的:这玩意实用、结实,什么都能往里塞,更重要的是还能防盗。

  贼偷普通自行车被抓坐牢一、两年,偷邮政自行车,三年起步,判上十来年都不稀奇!

  贼不傻,看见装了邮政褡袋的自行车都绕着走。

  沿着来路往回骑,轻松自如,心情舒畅,不需要提防那些上辈子多得连个停车位都难找的汽车。

  这会的大街,除了行人和偶尔几辆自行车,连拖拉机都少见。

  再次路过“三八点心店”,一两粮票加上一毛钱,买了一甜一咸两个烧饼当中饭。

  中午要出去,把原本安排在今天晚上的事先给搞定,过会没工夫坐下来吃饭。

  赶着骑回车队,在宿舍里把部队带回来的铝质水壶灌满热水,塞进个军用挎包。

  想了下,把三节电池的手电也带上,又下楼在修理车间拿了个结实的大号改锥、一柄圆头榔头,连着挎包全给塞自行车的褡袋里。

  不开吉普,那车太显眼,到哪都引人注目,下午办事开它不合适。

  骑车出城,沿着还是砂石路面的104国道一路往北,一边山、另一侧是剡县的母亲河剡溪。

  三十多年后,本地政府很无厘头的沿着河岸玉国道,造了个十来公里长的游步道公园。

  市区外造公园,平时白天不见人,晚上更是连个鬼影子都不见!

  一边山一边河的地形,没几块平地和耕地,沿途村庄分布都稀疏,人得脑子抽了才会去这种公园晃悠。

  如今放眼望去一派自然风光,比砸钱砸出来,还无人欣赏的人为景观顺眼多了。

  不紧不慢骑了能有个多小时,边骑还边把两个烧饼给啃了,下午一点半才到个叫西鲍的山脚小村。

  十多年后这个如今还叫西鲍大队的小村,会发展成一处造纸基地,工厂密布,经济实力县里排名靠前,至于现在...

  就是个又旧又小又落后的一个山脚小村,最新的建筑还是十来年前造的一排大队公房。

  骑车沿着村前小路至山脚,路上就碰上两个村民,后者都带着点好奇的眼神看了几眼相伟荣。

  好奇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骑的这辆“邮政自行车”,还以为送信的来了。

  停好车,锁上,眼前一条石头垒砌成台阶的长长古道沿着山势向上。

  山上还有好几个村子,以前上边的山里人下山都得走这条路。

  运点东西人挑肩抗,苦得很。

  前年打通了条上山的盘山公路之后,走这条古道的人少了些,去年还开通了到县城的客车,一天一班,走这条道的人更少了。

  相伟荣相对熟悉这条路,69年备战备荒那会,全县民兵拉练时走过一次。

  二、三十年后也来过几次,那时候这条古道成了城里人节假日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古道上头的几个村子还开了好些个农庄饭店、民宿,懒人开车去,想锻炼的走古道,到了山顶都能多吃两碗饭。

  今天来这,相伟荣不是来锻炼,而是取东西。

  骑了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两腿不咋累也不酸,心里感叹年轻就是好。

  背上挎包、水壶,这就沿着台阶往上。走山路得不紧不慢,二十来分钟后觉得腿脚有点酸时,到了地方。

  山坡,都被山林包围,就这一小块地方凹进去一块是平地。

  路边挨着山坡有座小庙,就三间屋,庙门早没了,房子看着也快塌,更不知道叫什么名。

  门头上的牌匾什么的天晓得去哪了,当初破四@旧可不是闹着玩的。

  山里很安静,除了偶尔响起的鸟鸣和微微的风声,只剩下相伟荣这么个大活人。

  走进正殿,墙上还留有不少十几二十年前留下的红色标语,墙角堆着几捆刚砍没多少天的毛柴,应该是山民在附近采伐之后留在这阴干的。

  通左边厢房的门也没了,走过去一看空空荡荡,除了几个空的农药瓶之外啥都没有。

  右侧厢房倒是还有个破门在,一推就开。

  通过木栅栏窗户透进来的光,相伟荣看到这里到处都是蜘蛛网,一张破供桌倒在地上,边上还有大小三个神像。

  这几个神像也挺可怜的,东倒西歪,显然当年是被迫离开原本的主殿,委屈地窝在这。

  更可怜的是,神像貌似都被棍子、刀子砸过砍过,最大那个更是连脑袋都缺了半边。

  没立刻进去,又走出庙门,抽了根烟,烟蒂脚踩灭、踩碎后一脚踢到台阶下的林子里。

  还是没人,这才回到庙内右厢房。

  双手合十拜了两下意思意思,从包里拿出那个榔头,走到歪着的神像边上,挨个“咚咚咚”仔细敲过去。

  不是砸神像,轻轻敲听声音。

  三个神像都是木头的,外头一层泥灰,这一阵敲打,听出最大那个背后有一块应该是空的。

  心里有底了,再次走到庙外确定环境情况后,回到厢房,抡起榔头,狠狠两下往有空洞声的地方砸。

  泥灰很松,裂开,这一层貌似是后补上去的。

  里边木质部分上头有裂缝,换改锥塞进去撬,没两下,一块手掌大小的厚木板就开了,这下不用手电都能看清里头是个空洞。

  借着窗户那窜进来的光亮,能看到“密室”里头有个黑布包。

  戴着劳保手套,手伸进去往外掏,布包很重。

  小心取出来,看也不看就塞挎包里,手电照了照,“密室”里头没东西了。

  把所有带来的东西收拾好,把那块刚才撬开的木板也带上,从地上抓了两把灰土撒在佛像背后破洞那块地方。

  花了点力气把神像略微挪了挪位置,背靠墙,又往神像那撒了几把灰土。

  从主殿的柴火堆里抽了根带松针的枝杈出来,先后进两侧厢房,都倒退着出来,用枝丫扫掉地上自己之前留下的痕迹,一切干干净净。

  走到庙门外,还是没个人影。

  沿着山道往下走,几分钟后把那块带出来的木片往山下的灌木林里远远一扔,这才坐在台阶上休息一下。

  不急,时间还早,自个得在这再坐上个把小时再走。

  从山脚沿着山路到上头第一个村子,年轻人得走45分钟左右,下山半个多小时,这会太早下山不好。

  时间,既然刚才都拿着树枝扫脚印,那就得一切做到天衣无缝,虽然没什么必要。

  再抽了根烟,这才打开挎包,查看里头的那个黑布袋。

  先用面粉袋再套一层,看着黑布袋上头是个死结,从兜里掏出小刀,直接割开。

  一打开,里头明晃晃一片!

  小小一个口袋,能有个十几斤重,这会看清里边到底是什么。

  金条,几种大小、形状不等的金条!

  没傻乎乎掏出来,就在口袋里拿着一块看。

  长条形,一面左侧是个中山头像外加古币图案,下边印刻着“中央造币厂”的字样。

  右侧有“号码DB2180”,“成色991.0”,“重量10.012市两”的标记。

  背面记号简单,就“三十五年”。

  不大一根,手感压着直往下坠,这是条解放前1946年,位于沪上的中央造币厂生产的正规十两金条,俗称大黄鱼!

  不用仔细数,毛一看,这袋子里一样的就有七八条,还有些与之差不多大小的长圆形金条。

  体量小得多的也有,相伟荣估计这些的是一两“小黄鱼”,至于外形圆润的那几条,应该是银号金条。

  如今的无主之物,不拿白不拿,前些天是还没进入农闲,走古道的人比现在多。

  反正东西不会跑,所以相伟荣之前不急。

  至于他怎么知道这问题,也简单:十几年后,这附近山上山下的村子都慢慢富裕了,对于民间庙宇的重修也变得近乎无管制,就有人想着重修那座小庙。

  凑钱,捐助,结果,有干活的人发现了神像里的秘密。

  凑巧的是,发现那会还有镇上的人来参观视察工程进度,结果一帮人大眼对小眼,没一个发财。

  金条最终归了国家,大家都拿了点能搓上几顿的奖金。

  这事全县皆知,很多人猜测是快解放或者土改时,有人把这些金条藏进了神像背后的暗格。

  不过最终没个准确的结论,只能确定:藏金条的人一定已经死了,还没后人清楚这事。

  那时候,解放前跑弯弯的人都早能回乡探亲,要是人还活着,就算身在弯弯,为了这么多黄金,也值得回来一趟。

  等着,一个小时后,相伟荣才起身下山。

  自行车还好好在那,挎包塞褡包里,背带捆档上,双保险。

  开锁,骑车回县城。

  一个半小时后,宿舍里相伟荣手里拿着条“大黄鱼”,脑子想着该如何把这玩意变现一部分比较合适。

  现在屯金子是傻蛋,可卖金条也是傻帽!

  这是解放前的最高等级官造金条,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黄金。

  可就算如此,它的升值潜力和物价相比烂得掉渣!

  卖

  如今国家严格控制贵金属交易,私人要卖黄金,只能卖给人民银行。

  但如今人民银行对足金的收购价是多少

  每克十二块五,童叟无欺,自个除非脑子被驴踢了,才会把金条卖给银行!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

友情链接: 奇幻小说 | 玄幻小说 | 163AI工具箱 | 爽文一站 | 漆漆漫画 | pc办公网 | nice音乐 |